吃葷好?吃素好?葷素之事的背後省思


 


轉摘於  盧勝彥文集---永恆的北極星


 


明白佛教圓滿、兼善的經神,自然能夠跳脫許多畫地自限的二元,對立思想,不論紛紛擾擾的是或非、黑或白,最重要的是「內取真正的意義」,在表相的作為中「去執與超越」。


 


一如佛陀曾經有過六年苦行的經驗,最後破苦行,認為苦行非道,從此對於乞食、受身,或修行穿糞掃衣,穿金縷衣,都覺得無礙無妨,這其中轉變的最大關鍵在於,悟到了其中的意義在於「不貪著利養」,因此能在名相中去執超越。


 


回到葷素一事,不管主張葷食、素食的佛教徒,其意義都在於「戒殺」與「長養慈悲心」,素食的佛教徒,以「不食」來培養慈悲心;而葷食的佛教徒,則是以「超度迴向」來培養慈悲心,兩者做法雖然不同,但內在的意義卻是一樣的。


 


行者若能從表相超越,內取智慧,自然也將透悉萬物的本質,無論是葷也好,素也好,都是人們去定意分別出來的,誠如蓮生活佛開示中曾說的,沒有葷,也沒有素,這些都是空性的東西,在佛性中不僅是沒有分別,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月兒像檸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