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家、吃素命格與靈性


 


轉摘於  活靈活現  第六部  靈‧靈性



 


 


由於宗教傳播的影響,加上工商社會的競爭與忙碌,近數十年來,越來越多人熱衷於「修行」活動與「吃素」。與修行、吃素有牽連關係的,就是「出家命格」。


 


二十一世紀,靈界很少設定「出家命格」。而且,因為出家人的生活極為辛苦,所以,靈界把「出家命格」定位在「帶罪修行」的層面。


 


釋迦牟尼佛曾透過 黃 老師,對來諮詢的出家師父表示:「出家人很辛苦,必須穿一致單色的衣服,過著團體單調的生活,就像『監獄』一樣,只是行動自由一些,可以自由進出而已。因此,二十一世紀有『出家命格』的人,大都是在靈界犯了天規或前世犯了錯誤的靈體,用出家做為處罰、贖罪。換言之,二十一世紀有『出家命格』的人,就像是『帶罪修行』一樣。不可以隨便許願,不可以開口罵人,不可以這樣那樣、限制很多!」


 


前世出家的人,這一世靈界都不會給他設定出家命格,而常會給他設定為「不婚命格」或「紅塵修行」的命格。


 


「不婚」是指沒有婚姻。前世的出家人或沒有結婚的人,因為不會經營婚姻,沒有結婚、組織家庭的概念,所以才設定「不婚命格」。


 


但「不婚命格」的人也不是就一定不會結婚,因為凡間是考場,人生本是經驗與體驗,所以靈界都會給不婚與離婚的命格設定在五成對五成的機會比例。也就是說,不婚命格的人,有五成機會結婚,五成的機會不會結婚,若結了婚,則有五成機會會離婚。


 


結與不結,離與不離,就要看肉體對自己靈體靈性的瞭解與掌握了,知道了自己的靈格與靈性有五成的機會不結婚或離婚,肉體就可以更嚴格的審視自己;要結或不結,要離或不離,就一定要有更大的決心與思考。這樣子的結婚才會更穩固,離婚也才不會有悔恨。


 


而所謂「紅塵修行」的命格,責是指修「凡間法」。也就是把凡間的婚姻,家庭,工作等等,都當作修行,用修行的心境去面對,放下與看開。紅塵修行不是苦修,天天唸經、茹素、閉關、聽道、講道等等是苦修。二十世紀以前講苦修,二十一世紀則講紅塵修。神尊說:二十一世紀的講紅塵修,必需面對凡間社會各種慾念的引誘,比「苦修」更難。苦修雖苦,卻是關在一個處所修行,沒有各種現實生活的慾念與引誘。


 


此外,許多人把茹素當作修行的方法,這是二十世紀的宗教規範與思維。但在二十一世紀,則要從靈格靈性的角度看待。(詳見本書第六章,靈性與宗教修行)


 


然而,出家命格、不婚命格、紅塵修行、吃素命格等等,又與靈性有什麼關係呢?


 


二十一世紀是個靈性主導肉體行為與命運的世紀,要瞭解靈性,還要瞭解新世紀的規範法則,否則肉體常會陷入混亂或偏向。


 


例如,靈性引導肉體要「修行」,但肉體卻錯誤的選擇了苦修,或勉強自己去茹素、去念佛念經,反而違反了靈性,結果弄得肉體無所適從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月兒像檸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