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投樹是海邊常見的植物,林投果長得有點像鳳梨,可以打果汁喝,但沒什麼味道。看到林投樹就會連想到林投姐的故事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故事大綱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《林投姐》有兩個主要的版本,一個據信是由中國望夫系列故事流傳而來,而另一個較廣為流傳的則是負心漢的故事。


 


[編輯] 望夫故事


臺灣臺南附近有一女子,因為丈夫出海久而不歸,於是每天站在海邊等待他的丈夫。經年累月之後,由於等不到丈夫歸來,最後哭死在林投樹下。而因為女子冤魂不散,當地居民常在海邊的林投樹下,看到披髮的女鬼出沒。



 


[編輯] 負心漢故事


清末時在臺灣臺南赤崁樓西南方,住著寡婦李昭娘和她的三名幼子。李昭娘的丈夫陳明通在渡海赴中國大陸做生意時,由於海上風浪太大,船隻翻覆於黑水溝(台灣海峽)墜海而死。丈夫死後,李昭娘靠著亡夫遺產獨自撫養三名幼子。此時,丈夫生前好友周亞思(或作周阿思周阿司)常來家裡噓寒問暖,李昭娘對周亞思也因此日久生情。但由於當時的社會道德禮俗較為保守,過往甚密的走動於是引起鄰居及熟人的非議,但由於周亞思對李昭娘立誓「若對你始亂終棄,願受天打雷劈」,李昭娘便嫁給了周亞思並將亡夫的財產交給他打理。


 


但周亞思接近李昭娘卻只為了她的金錢,周亞思用李昭娘大部分的財產,由臺灣買了一批樟腦蔗糖運到香港轉售,獲得暴利之後,即回到原籍汕頭並另娶新妻,遺棄仍在臺灣等待的李昭娘。臺灣的李昭娘毫不知情,依舊夜夜等待周亞思的歸來,但周亞思卻音訊全無,李昭娘也將身上僅有的金錢用盡,生活陷入絕境,在兩個孩子相繼凍餓而死後,李昭娘最後在一個雨夜扼死幼子並弔死於林投樹。


 


此後,林投樹林附近常有女鬼出沒,以銀錢肉粽,小販一取,銀錢即化為紙錢。鄉人為了地方上的安寧,於是募資建廟,供奉香火,尊稱其為「林投姐」。但立廟並不能消除昭娘心中的怨恨。某日大雨時,有個汕頭來的算命先生入廟躲雨,昭娘的冤魂因此現身相求。算命先生答應為她刻一個神主,放在雨傘下,讓她的冤魂能隨自己渡過黑水溝,到汕頭尋找周亞思。在抵達汕頭之後,李昭娘的冤魂在周亞思次子彌月之日出現,家中設宴的周亞思大喫一驚,隨即被附身,在廳堂上喃喃自責,最後拿起菜刀殺死自己的妻子和兩名幼子,然後自殺。


 


故事不同的版本在情節上略有出入,諸如帶李昭娘至中國大陸的並非算命先生,而是官府當差的衙役,在歌仔戲曲中的角色則是另一個被周亞思所欺騙的人。而騙財騙色的角色也有所不同,一說是李昭娘亡夫好友,也有說是地方上的地痞。立廟過程也有所不同,有說是鄉人所立,也有說是林投姐陰魂所庇蔭的賭徒還願所蓋。結局也有渡海與否的差異,但相同的是女主角均在林投樹下自縊,並化作厲鬼。


 


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
 


 


 






 


 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月兒像檸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